当下,当你开车去任何一个城市,无论大、中、小城,经过无数个红灯和慢长的堵塞以后,你肯定能终于到达目的地,此时你最想的事情是想找个点停下来办事,这时你会发现停车是一个大问题,你可能绕了好多圈子都没法停下来,使你头痛不已。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城市管理部门从一开始就没有为百姓着想,缺少统筹规划。在建设、发展、管理过程中由于各部门的失责,使本来就难以办好的事情变得不可解决。其中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建设规划部门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失责在先,城管、交管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失责在后,开发商、利益集团垄断停车资源。物价部门论证不充分也负有不少责任。
这么一个庞大的小区由于没有针对居民的公共停车场系统,给小区环境造成的巨大的影响,道路上、路牙上、草坪上到处都是车。规划在商业中心的为计时停车场由于收费过高居民是不愿意停过去过夜的。在龙凤花园小区门口原来很宽的道路上,停了三四层汽车,真不知停在里面的车早晨怎么开出来?从清凉门到定淮门之间约有十公里的秦淮河大堤下,十几公里长的路旁,一个位子不漏的停了小车,这些车主的停车技能估计都是一流的,有些车位感觉是很难停的,他们还是能做得稳稳当当的,真佩服他们的技能。车的中间留下了两条刚好能通行车道,在此条件下,你再喜欢你的爱车,也无法去保护了,总不至于将车搬到家里吧。
这是这个大型小区的停车问题的一个缩影,也是南京城市和其他城市的一个缩影。每一个路上都是汽车,到处都是汽车,由于汽车占位过多,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工作生活,还导致了城市管理难度的提升和城市形象的下降。
上述现象应该说是中国城市停车问题的一个缩影,每个城市的管理者可能都在为停车的事情而头痛。但是还想不出怎样找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造成问题的原因都会归结于中国人口多,土地少,汽车增长太快,我承认这些都是一些客观因素,但有没有其他主观因素呢?
我想建设规划部门首先是责任的主体,这些部门在规划前的对公共停车场的可研方案非常不足,通常这些部门受制于国土部门和开发商的制约会尽量的扩大开发的容积率,尽量的减少公共空间的面积,虽然初始开发的房产以低层、多层为主,容积率比较低,但公共绿地和公共停车场建设落后。后来开发的房产明显越来越高,也通过挖掘地下车库等措施提高车辆的停放位,但依然在地面上的预留位置不够,对居民人员大量进入后的停车场扩容无法解决。由于建设部门的思维定势,在中国一般开发过的成熟小区,一般都没有为这个区域再开发配套公共设施的热情,所以老旧小区里的停车就可能比上天还难。
对比我工作的石化地区的职工小区,做得还是比较好,这里的主管公司为了解决职工生活区的停车问题,花了不少功夫,聚集了很多资源,切实的为职工解决停车问题,应该是一个好榜样。在日本这样一个人口稠密度很高的国家,特别是东京停车的事情却处理得非常好,东京通过在小区因地制宜的开发了立体车库,各种停车库,很好的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很是方便附近的居民使用。我们的规划部门能不能再想想办法,从细化做起来改进停车问题呢?
其次是城管部门,城管对停车管理的水平颇受非议,此部门最近被市委问责的人最多,可见管理水平是多么的差。城管部门的管理就是简单的以划地收费代替具体的管理。所以通常在城区里可以停车的地方都是被城管抢光了,他们划地为界收费,而且收费极不合理人性,基本上是以抢钱为主吧。
再者是交管部门,此部门基本上也是以罚款代替执法,手段极其恶劣,很多时候感觉都在诱导犯法。在集中的商业区周边道路上、学校、幼儿园及其周边是他们管理的重点区域,抓住这些地方管好这些地方这也是不错的,但是,这些地方因为人流量大,容易收到大量的罚款,所以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区域。一般交管人员会在这些区域的道路上画上双黄线,并立上很多很多的禁止停车标志,算是通告了车主。车主有视而不见的标志的,那就会被兔子抓住了,每当交管人员出现后,车窗上是白纸一片,甚是悲残,看得好像是风卷残雪,悲怆无比,此时车主的心情马上就会沉下来,高兴劲尽失。一片片白纸也将化成为主管部门的滚滚钱财,实属中国一大特色。其实这些区域并不是真的不能停车,很多区域的路上很宽的,也不会影响到交通的通行,但是交管部门就是不让停车,其中的道理就是钱的问题。
热门文章:乘文明公交,做文明人浓雾天在高速上的驾驶操作紧急情况下避让措施的要领校车安全意识淡薄换驾照的流程驾驶证扣分情况查询方式热门城市:茂名违章查询中山违章查询邵阳违章查询镇江违章查询泰州违章查询鹰潭违章查询铜陵违章查询崇左违章查询兰州违章查询博尔塔拉违章查询昆明违章查询玉溪违章查询